查看原文
其他

王忠民:以信用为基础的金融科技有助于普惠的实现

2017-10-20 王忠民 IMI财经观察

“货币金融圆桌会议”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简称“IMI”)创设的高层次季度论坛。2017秋的主题为“金融科技与银行转型”,IMI顾问委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出席会议并发表精彩演讲。王忠民理事长认为金融科技正处在快速扩张的阶段,但更应该注重金融的本质。他在演讲中指出,国有银行相对于小银行在基于金融科技的转型中占据了优势,但是金融科技也推动了企业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这些企业可以利用金融科技提高效率迅速拓展用户群体,并逐渐多维度拓展形成生态,最终带来了这部分企业的监管难题。基于信用的货币化打通了人与人之间在时空与空间的限制,要实现普惠就必须坚持信用的基础原则,信用之外的其他标准都不能介入其中,且在货币场景内不能有差异格局,把握好信用的基础价值才能实现真正的普惠。

以下为演讲摘要:

一、引言

我们在探讨金融科技和银行转型的时候,都是把金融和科技作为一个争取新的盈利通道、业务方式和成长空间的工具。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使得银行由原来的线下业务,转变为线上线下业务同时进行,银行因此而称自己为数字化银行,甚至是智能银行,这样就把新科技带来的所有场景全部都放到银行原有业务和新开发的业务当中来。国有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新科技在与小银行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四大国有银行的盈利模式和垄断性决定了其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一定会超过其他银行,而拥有最大云端客户群体的工商银行又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占据了优势。

二、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

小银行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而转向投资业务,开展涉及所有消费端口的消费金融业务。小银行为了去中介化,在双创环节中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称自己为直销银行,甚至直接称为科技而不是银行。例如蚂蚁刚开始的名字叫蚂蚁金服,后来直接叫蚂蚁科技。科技能穿透和抵达的金融业务他们都可以做,把科技本身、科技的应用场景和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在内的应用模式都应用到金融业务中,而且目前都是用这个方法去穿透金融业务的。蚂蚁科技最初只让做消费端口,每笔支付有一定的限额,后来开发了理财产品余额宝从而进入了货币市场。虽然余额宝上限是每个人十万,但是一个十万、两个十万……,最终也能达到一百万甚至更多,有人在余额宝打理了一百万以上。把钱数字化后,名字是什么不重要,无非是用技术解决规模的问题。

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争吵和矛盾,最大的冲突就是监管部门认为,应当对开展银行业务的企业当银行对待,提出他们要有存款准备金等要求,将银行所有的监管措施都施加到这种企业上,这对所有以现金管理为端口的银行都是有压力的,至少会导致盈利水平大幅下跌。而企业认为把他们当银行监管必须要将对银行所有可以进入的资金渠道也要对他们开放,这就意味着机构业务、政府业务、社保业务等企业都能进入,企业就相当于是没有发牌照的银行。如果这样的话,原来科技注入的那些因素当中产生的效率替代了银行多少,没有用银行的监管办法时企业的替代率比较高,采用银行监管后虽然替代率有所下降但还是高于银行的替代率。如果引入新的大量的资金流和资金业务进来,就可以从规模扩张中的效率产生大量的业务替代,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一种情况。

三、金融科技与普惠

今天我们看来,科技以及科技背后的金融成为了大家竞争以抢占市场、渠道和逻辑的一种工具和方法,科技如果能渗透到一切渠道当中,效率高就可以分享,而互联网在效率高的时候却可以赋能,因为他的用户多。对于国有银行而言,银行业务效率提高后,消费者并不会增加多少,但是当手机变移动支付时,移动支付上面的钱不存进银行就有利息收入,而且还比银行利息高,这就是以科技为手段抢占市场。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流量,然后再从无限的维度去延伸,而且延伸的更快更多,用分享赋能的方式不断拓展,最后就发展成了一个生态公司,而且监管部门还不能轻易关掉这个公司,即使监管部门出台某种政策,还有考虑到市场是否允许。

这个场景背后的逻辑是,金融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中的基础的是银行是干什么的,再基础一点就是人民银行是干什么的,而所有问题都集中到一点,那就是信用。把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劳动和财富积聚的产物货币化之后变成一个信用背后的平台,在过去不论是货币、资本、还是债权,都必须以资本的形式存在;而现在工作和资本获得的回报,都是货币化的产物,这个货币背后是所有货币的信用场景,货币化打通了你我他在时间、空间上的隔阂,而货币化的背后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信用。

在这个逻辑中有三个基本的状况:

第一,如果我们新的既有的金融没有站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话,我们一定会对谁做金融和谁用新科技做金融产生分歧。如果没有好的信用场景,并且用新科技的名目或者利用新科技知识去做金融的话,人们一定会用差的信用去挣钱。P2P是好事情,可以实现去中介、点对点的直接信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是也存在欺诈行为,而且诈骗速度很快。一切基于自然人和自然人衍生出的金融货币化的信用逻辑当中,一旦没有正向的逻辑,负向效应一定是最大化的。例如ICO,通过发布一个虚拟货币,甚至连你要拿什么去ICO,未来你给所有买你东西的人提供了什么服务和什么基础性的内容你都不清楚,ICO背后的基础信用塌陷了,而不是ICO本身出了问题的。金融的任何一个架构,不管是货币架构、债权架构、股权架构,一定是做最快的创新,创新之后去欺诈,然后溜之大吉。

第二,因为所有的区块链点对点,所有的记录永恒,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永恒的话,信用就会成为一个永恒,而且可以变成资本化价值化的东西,甚至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进行360度延伸实现价值化。比如蚂蚁的消费者,利用蚂蚁的的芝麻信用积分,就可以不交押金就能消费共享自行车,这无非是信用资本化应用的场景而已。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信用场景,你失信一次,将永远没有市场,没有相信你的话,你做一次坏事情,你的信用就是负值。需要注意的是信用是行为金融,此行为一旦发生永远不可撤销,负的行为一定会使你的信用减值,而且最后减到你根本没有金融生存空间和社会生存空间。

第三,金融如何实现普惠?如果金融的第一场景货币产生了以后,让所有人的经济行为、财富行为、时间空间、过去财富积累以及追求未来财富增长的冲动创新和交易,都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这就是货币产生之初的目的。当货币这样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基于信用的货币,才是货币的最根本的场景和要求,不管是用黄金做发行准备还是用比特币也做准备,如果信用基础是牢固的,即使货币的物理形态发生变化,用什么形式的货币做准备都没关系。而人们最担心的就是货币底端的信用不行,才要求用黄金或者其他形式做准备,最后发现主权是可以保证大家信用的。除了金融场景之外有法律的、社会的、政治的场景,用主权保证信用,而主权崩塌的唯一货币场景就是货币全部崩塌。例如我在津巴布韦用一美元买了一张数不清楚有多少个零的一张货币,这就是信用崩塌了。即使在主权货币下构建信用,主权背后的信用场景能不能始终维持,在把它变成纸币以后的信用是否不被破坏,主权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一旦被破坏就破坏了主权和所有的信用交织关系,这个交织关系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你我他,包括在这个主权下任何一个场景下的其他方面的任何一个人。

因此货币要普惠就必须坚持以信用为基础的原则,这个基础原则通过两种逻辑来衡量。要坚持普惠,一是不能排除所有用货币化的东西的人,信用之外的其他标准都不能介入其中,只有信用一个纬度;二是,在本身的货币场景内不能有差异格局。任何人的一单位货币都是等值的、无差异的,有差序格局就相当于在货币的信用基础中加入了其他标准。这两个逻辑是很完整的闭环系统。有了这两点了以后,我们再看信用的延伸。

四、金融场景的信用延伸和普惠

人类会把金融场景不断的延伸,让货币化持续进行,所以我总觉得是4+1的场景,第一个延伸是货币端口,货币的发行、货币的信用传递、货币的流动性等这些东西都是基于货币端口的信用,不管谁都可以做,但是一定是货币拥有者的支付权利、消费权利、理财权利,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个场景是货币场景,第二个场景就是杠杆率。作为芸芸大众,在房价低的时候没有用杠杆低压贷款去买房,现在房价贵了只能望洋兴叹。当我们把杠杆的所有场景对任何一个自然人和公司做的时候,一定是金融从货币端口到杠杆的信用端口,这背后的信用逻辑其实是不合理的信用场景。第三个场景是股权的端口,这个杠杆跟在债权当中的杠杆不一样,过去几年来我们中国人玩的是股权的信用空间紊乱和信用空间交织,无数人在这中间获益了。第四个场景就是最大的衍生品端口,衍生品就是为了缓释风险,如果没有风险管理市场,风险规避市场,我们面对的风险只有一个东西,做还是不做?债权清理还是不清理?一切风险都是你不能往前走的障碍,当有了缓释风险的时候你就做,无非是把风险再缓释出去。

为什么是4+1呢?是金融科技使金融在数据达到了这种程度,过去的情况是你的财富不进入大数据里头就不是财富,在没有云端的时候,数据管理是紊乱的,有了云端的时候,可以有各种链和算法,有一种算法一定在这个链当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点,突然就有了区块链,效果高到了这种程度,你可以无数次的重复,而且可以去中介。新科技在面对金融的时候不仅可以发现新的金融链接,产生新的产品市场,还可以去中介,把所有的中间费用全部去掉。它的逻辑是在原来的四个场景中开辟了今天的4+1模式,这要比衍生品还要快,还要先进,而且在国外已经成熟了,只是移植过来而已。这个金融场景一定是把我们过去场景的其他东西全部替代了,因为过去的场景是在特殊的场景之下,效率和替代率都较低,即使利用新科技开展新业务,也不赋能,最关键的是即使你使用了新科技,新科技还不归具体的这个人。如果说一个金融机构最重要的领头人,干好这件事情都没得到有效的利益分享的话,即使干了这件事情他都觉没意思,而今天的金融科技恰好在这个角度来看。

如果按照这样的场景做的话,金融才真正普惠,才能让参与的每一个人、交易的双方以及场景不断延伸,而且历史就是这样从货币、债权、股权、衍生品到金融科技这样一个逻辑延伸,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今天的金融,一定要让科技和金融结合,才达到普惠。如果达到了普惠,我们再看,今天所有这些东西在普惠中国人的同时,一定要抓住一个点,使每个人金融背后的信用可记载、可累计、可价值化,使负信用也可记载、也无处可逃,这样才穿透了中国市场,才真正惠及每一个人。如果把信用基础做好以后,就能普惠到天下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其他的偏好性普惠全是错的,而所有的偏离了信用的东西,恰好是打破了公开和普惠的格局,才会带来新的金融寻租,而科技和金融结合起来的寻租行为找到新的负信用场景,才会把事情办好。如果这样进行风险管理,才是中国人的金融科技,如果不注意普惠真正触达的逻辑,不注意信用基础的根本的价值,我们可能把最好的工具用到最坏的方面,使局部人获益,而不是普惠。

(以上演讲摘要文稿未经作者审核)

编辑  王琦  张雪

观点整理  王平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黄金老:未来的金融形态将像水一样渗透到更多生态

吴晓球:我为什么看好中国?

涂永红:我国货币政策基调及国际协调重点

李扬:去杠杆仍是重点,货币政策或将趋紧

范希文: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步履维艰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将建立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推荐好文章可联系:邮箱imi@ruc.edu.cn;电话010-62516755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8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7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财富管理、金融监管、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金融科技二十讲》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产品。


2016年,研究所入围《中国智库大数据报告》影响力榜单列高校智库第4位,并在“中国经济类研究机构市场价值排行榜(2016)”中名列第32位。

国际货币网:www.imi.org.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